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 > 考试大纲
河北《课堂教学设计(8037)》自学纲
第一部门 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新课程教授教养设计》是为培育和检讨考生的课程理念与教授教养设计而设的一门课程。
《新课程教授教养设计》是一门基本学科。目前,咱们国度正在入行新一轮基本教育课程改造。新课程的最终发生地是学校,最终实施者是广大一线教师。新课程、新教科书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点下编制的,每个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入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浸礼,都要学习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研讨新课程。教师走入新课程最主要的是树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发铺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度的意志、专家的思惟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授教养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造能否胜利的关键。新课程改造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授教养,就学校教育而言,人才的培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主要落实到教授教养上。有效的教授教养设计又是教授教养胜利的必要前提。所以,教授教养设计改造是新课程改造的应有之义。本书共分7章:第1章主要是明白新课程对教授教养提出的新观念,通过本章学习,树立新的课程理念,为新课程教授教养设计打下理论基本;第2章主要是明白教授教养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3章主要阐述教授教养目的设计的意义及教授教养目的的设计方式;第4章是明白学习义务的剖析方式、学习者的起点的剖析方式,这方面是教授教养设计主要的组成部门;第5章和第6章是教授教养策略设计和教授教养媒体设计,这两章是本课程的重点,详细阐述了各种教授教养策略的理论根据以及详细的操作案例;最后一章主要是谈新课程对教授教养评价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如何根据新的理念入行评价设计。
本门课程设置的总目的是使考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比拟全面地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提高教授教养设计的才能,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实施新课程的才能。
第二部门 课程内容与考察目的
第1章 新课程、新理念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新课程的三维目的、学习方式的概念;理解教授教养的概念,儿童中央说和教师中央说的含义;理解新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义务;理解教师角色的改变。
Ⅱ. 课程内容
1.1 “教授教养”概念的重建
1.1.1 新课程对教授教养功能的定位
1.1.2 学习主体与教育主体
1.2 新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义务
1.2.1教育观念的更新
1.2.2教师角色的改变
Ⅲ.考察知识点
一、 “教授教养”概念的重建
二、新课程对教授教养功能的定位
三、学习主体与教育主体
四、新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义务
五、教师角色的改变
Ⅳ.考察要求
一、“教授教养”概念的重建
理解:教授教养的概念。
二、新课程对教授教养功能的定位
识记:新课程的三维目的;学习方式的概念。
三、学习主体与教育主体
理解:儿童中央说,教师中央说。
四、新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义务
理解:新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义务。
五、教师角色的改变
理解:教师角色的改变。
第2章 教授教养设计的理论基本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教授教养设计的定义,教授教养设计的四种基本理论;理解教授教养设计的功能,四种理论的基本内容,加涅关于教授教养设计的“学习前提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能使用各种教授教养设计的理论指点自己的教授教养设计。
Ⅱ.课程内容
2.1教授教养设计的基本概念
2.1.1什么是教授教养设计
2.1.2教授教养设计中的主体
2.1.3教授教养设计的功能
2.2教授教养设计的基本理论
2.2.1 教授教养设计的基本理论
2.2.2不同窗派代表的教授教养设计理论
Ⅲ.考察知识点
一、教授教养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教授教养设计的基本理论
Ⅳ.考察要求
一、教授教养设计的基本概念
识记:教授教养设计的定义
理解:教授教养设计的功能。
二、教授教养设计的基本理论
识记:教授教养设计的四种基本理论。
理解:教授教养设计的四种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加涅关于教授教养设计的“学习前提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使用:能使用各种教授教养设计的理论指点自己的教授教养设计。
第3章 教授教养目的的设计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教授教养目的的概念,教授教养目的的要素;理解教授教养目的的体系,教授教养目的的功能,布卢姆关于教育目的的分类理论,肯定教授教养目的的理论根据,学习需求的剖析,教授教养目的的表述;能使用本章理论制订教授教养目的并合理的表述;能使用本章理论剖析给定案例中的教授教养目的的设计是否合理。
Ⅱ.课程内容
3.1教授教养目的概述
3.1.1教授教养目的的概念
3.1.2教授教养目的体系
3.1.3教授教养目的的功能
3.1.4教授教养目的的分类及水平剖析
3.2教授教养目的的设计
3.2.I肯定教授教养目的的根据
3.2.2详细教授教养目的的制订
Ⅲ.考察知识点
一、教授教养目的概述
二、教授教养目的的概念
三、教授教养目的体系
四、教授教养目的的功能
五、教授教养目的的分类及水平剖析
六、教授教养目的的设计
七、肯定教授教养目的的根据
八、详细教授教养目的的制订
Ⅳ.考察要求
一、教授教养目的的概念
识记:教授教养目的的概念。
二、教授教养目的体系
理解:教授教养目的的体系。
三、教授教养目的的功能
理解:教授教养目的的功能。
四、教授教养目的的分类及水平剖析
理解:布卢姆关于教育目的的分类理论。
五、肯定教授教养目的的根据
理解:肯定教授教养目的的理论根据;学习需求的剖析。
六、详细教授教养目的的制订
识记:教授教养目的的要素;
理解:教授教养目的的表述。
使用:能使用本章理论制订教授教养目的并合理的表述;能使用本章理论剖析给定案例中的教授教养
目的的设计是否合理。
第4章 教授教养设计的前期剖析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义务剖析教授教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学习义务剖析的概念,学习义务剖析的三种方式,起点行为,终点行为;理解学习义务剖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层级剖析法,归类剖析法,信息加工剖析法,对学习者知识水平起点的剖析,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起点的剖析,对学习者立场感情起点水平的剖析,皮亚杰的认知发铺理论,学习者的学习念头,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者的社会特;能使用学习义务剖析的方式入行剖析,能使用所学的理论对学生入行剖析。
Ⅱ.课程内容
4.1学习义务的剖析
4.1.1 学习义务剖析与教授教养目的的关系
4.1.2 学习义务剖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4.1.3 学习义务剖析的方式
4.2对学习者的剖析
4.2.1 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剖析
4.2.2 对学习者一般特色的剖析
Ⅲ.考察知识点
一、学习义务的剖析
二、学习义务剖析与教授教养目的的关系
三、学习义务剖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四、学习义务剖析的方式
五、对学习者的剖析
六、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剖析
七、对学习者一般特色的剖析
Ⅳ.考察要求
一、学习义务的剖析
识记:义务剖析教授教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学习义务剖析与教授教养目的的关系
识记:学习义务剖析。
理解:学习义务剖析与教授教养目的的关系。
三、学习义务剖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理解:学习义务剖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四、学习义务剖析的方式
识记:学习义务剖析的三种方式。
理解:层级剖析法,归类剖析法,信息加工剖析法。
使用:能使用学习义务剖析的方式入行义务剖析。
五、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剖析
识记:起点行为,终点行为。
理解:对学习者知识水平起点的剖析,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起点的剖析,对学习者立场感情起点水平的剖析。
六、对学习者一般特色的剖析
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铺理论,学习者的学习念头,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者的社会特性。
使用:能使用所学的理论对学生入行剖析。能使用本章理论剖析给定案例中学习义务剖析与学习者的剖析是否合理。
第5章 教授教养策略设计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教授教养预备策略的概念,教案编写的基本内容,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教授教养实施策略的内容;理解教授教养内容的组织和处置,加涅有关教授教养活动部署的理论,教案编写的基本环节,教案编写的各种基本形式,教授教养组织策略的特色,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皮亚杰的“认知构造”与“图式理论”,念头激发策略,教授教养内容呈示方式的策略,教授教养中沟通与合作的策略,探究性学习的教授教养策略,研讨性学习的教授教养策略;能使用本章所学习的理论入行教授教养设计。
Ⅱ.课程内容
5.1 教授教养预备策略的设计
5.1.1 教授教养内容的组织和处置
5.1.2 教授教养活动的入程编排
5.1.3 教授教养计划的形成
5.2 教授教养实施策略的设计
5.2.1 教授教养实施策略的理论根据
5.2.2 课堂教授教养中常用的部分教授教养策略
5.2.3 不同类型课程的教授教养策略设计
Ⅲ.考察知识点
一、教授教养预备策略的设计
二、教授教养内容的组织和处置
三、教授教养活动的入程编排
四、教授教养计划的形成
五、教授教养实施策略的设计
六、教授教养实施策略的理论根据
七、课堂教授教养中常用的部分教授教养策略
八、不同类型课程的教授教养策略设计